(1)如果素材木眼较深,第二次底漆可以采用湿碰湿的操作;(2)也可以把第二次底漆由喷涂改成刮涂,这样不仅大大地节约成本,得到的涂装效果更好。 之四:底着色、面修色 1、工艺流程:白坯打磨→喷封固底→打磨→擦pu格丽斯→喷透明底漆→打磨→喷透明底漆→打磨→喷透明底漆→打磨→修色→轻磨→喷清面漆。 2、产品定位:高档产品。 3、优点:具有非常好的通透性、层次感(立体感),即使是木材自身的纹理不够清晰,通过以上的工艺操作,也能把纹理更清晰地表现出来。 4、缺点:成本高,作业时间长。 5、建议:(1)如果木材自身的纹理很清晰、很有美感,就不用采用底着色(如沙比利的木皮,直接做透明底漆,木眼自身会发出一种闪红的效果,非常美;但若做了底着色工艺就显现不出这个效果了);(2)采用了底着色的工序后,面修色的颜色可淡一些,这样层次感、通透性更好。 通过以上的工艺介绍与分析,我们可以看出,每一种工艺都有它的适用性,都有它的优缺点。所以,我们在选择工艺时,一定要考虑到实际的需要与状况去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,否则很难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,有时花费了更多成本,也做不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与品质。